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面病害冲击映像技术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数据分析与评定及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冲击映像技术对公路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内部病害进行无损检测与评价。
Title:Code for Detection of Pavement Diseases by Impact Imaging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613-2022《公路路面病害冲击映像技术检测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公路路面病害检测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检测范围与适用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的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冲击映像检测。在进行检测时,要求路面干燥无积水,且环境温度应在5℃至40℃之间。这一规定确保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外界因素干扰导致结果偏差。
设备要求
检测设备应包括冲击装置、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数据分析软件等组成部分。其中,冲击装置需具备可调节频率和能量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路面结构;数据采集系统则需要高精度传感器来保证信号捕捉的质量。此外,所有设备都必须经过校准并处于有效期内才能投入使用。
数据采集方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按照预定路线布设测点,并记录每个测点的具体位置信息。对于每一段路面而言,至少设置三个测点作为基准参考。当完成初步扫描后,还需对异常区域进行加密采样,以便更精确地定位病害位置及其严重程度。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专业软件生成冲击波形图谱,并结合历史资料对比分析当前状况。如果发现存在潜在风险,则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最终形成的检测报告应当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项目概况、检测目的、使用的仪器设备清单、现场作业照片、数据分析图表以及结论建议等部分。
以上便是关于DB61/T 1613-2022《公路路面病害冲击映像技术检测规程》中若干核心条款的具体说明。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在实践中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道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