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基本数据集中病例报告监测的数据结构、数据元属性和值域代码。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相关系统开发单位进行传染病病例报告监测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Title:Basic Data Set for Multi-point Trigg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Part 2: Case Reporting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聚焦于TBPMA 28.2-2004与修订版在“病例报告监测”部分的重要差异,以“疾病分类编码更新”为切入点展开分析。
在旧版标准中,疾病分类主要采用ICD-10第十次修订本(2003年版),而新版标准则引入了ICD-10 WHO 2016年中文版。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病例报告中的疾病描述和统计方式。例如,旧版中未区分某些亚型疾病,如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仅笼统归类为“A类流感”,而在新版中这些亚型被细化编码,有助于更精确地追踪疫情传播路径。
以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例,旧版仅记录为A类流感,无法体现具体亚型信息;新版则明确标注为“J09”,并增加环境暴露史等附加字段。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数据准确性,还便于后续研究病毒变异趋势及防控策略优化。
医疗机构在实施新版标准时,需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升级,确保能够处理新增编码,并同步完善数据采集流程。此外,还应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使其熟悉新版分类体系下的操作规范,避免因误录导致的数据偏差。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整体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