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的产地环境、繁育流程、种薯选择与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马铃薯脱毒原种的繁育生产。
Title:Potato Virus-Free Basic Seed Br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599-2022《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陕西省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从事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区域和目标群体,确保了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脱毒原种”、“病毒检测”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脱毒原种”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去除马铃薯植株体内主要病毒后培育出的健康种薯。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从业者正确执行操作流程。
3. 脱毒苗生产要求
- 外植体选择:标准指出应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微型块茎作为外植体材料。这是因为健康的母本直接影响到后续脱毒苗的质量。
- 消毒处理:对外植体进行严格消毒是保证脱毒效果的关键步骤之一。标准推荐使用70%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升汞溶液处理8-10分钟的方法来实现有效灭菌。
4. 病毒检测方法
在第5部分详细描述了几种常用的病毒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等。这些先进的检测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马铃薯是否携带目标病毒,从而筛选出合格的脱毒苗。
5. 田间管理措施
- 隔离种植: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要求将脱毒原种单独设立地块,并与其他作物保持一定距离。
- 肥水管理:建议采用平衡施肥策略,即氮磷钾比例为2:1:2,并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避免积水现象发生。
- 病虫害防治:提倡物理方法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风险。
6. 收获与储藏
- 收获时间需依据品种特性确定,在大多数情况下应在植株地上部分完全枯萎时采收。
- 储存环境温度控制在1-3℃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以延长种薯保存期限。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文解析,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上述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