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航空消防中直升机吊桶灭火的操作要求、作业程序、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使用直升机进行吊桶灭火的森林航空消防作业及相关活动。
Title: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Helicopter Bucket Firefighting in Forest Aviation Fire Pro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562—2022《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吊桶灭火操作规程》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直升机吊桶灭火操作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吊桶:指悬挂在直升机下方用于装载水或其他灭火剂的容器。
- 吊挂系统:连接直升机与吊桶之间的装置,确保吊桶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解读:这部分明确了标准中使用的专业术语,为后续的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操作人员准确理解规程内容,避免因误解而引发操作失误。
2. 作业前准备
- 检查吊桶:确保吊桶无损坏、裂纹或变形,并且所有连接件牢固可靠。
- 检查吊挂系统:确认吊挂系统的各部件完好无损,功能正常。
解读:作业前的细致检查是保证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任何细微的问题都可能在高空中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全面检查。
3. 飞行路线规划
- 选择合适的取水点:取水点应靠近火场,水面开阔,便于直升机接近和离开。
- 规划飞行路线:尽量避开障碍物,选择最短路径到达火场。
解读:合理的飞行路线可以显著提高灭火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燃料消耗和飞行时间。同时,避免障碍物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4. 灭火操作
- 投放高度:吊桶应在离火源上方10至15米处缓慢释放灭火剂。
- 控制释放速度:根据火势调整释放速度,确保灭火剂覆盖范围最大化。
解读:投放高度和速度的精确控制对于灭火效果至关重要。过高可能导致灭火剂分散不足,过低则可能影响直升机的安全性。
5. 作业后检查
- 检查吊桶和吊挂系统:作业结束后,仔细检查吊桶和吊挂系统是否有损伤。
-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作业现场整洁,移除所有废弃物。
解读:作业后的检查不仅是为了维护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是为了确保下次作业的安全性。清理工作区域则是对环境负责的表现。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吊桶灭火操作规程》从多个方面对操作流程进行了规范,旨在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灭火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操作人员应当深入学习并严格遵守该规程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