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单季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生态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Ecological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Single Seaso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单季稻病虫绿色生态控害技术规程(DB3301/T 1114—2022)是杭州市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环保的方法有效控制单季稻病虫害。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在种植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定期观察和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特别强调了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害虫以及纹枯病、稻瘟病等主要病害的监测频率,建议每5-7天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需立即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二、农业防治措施
提倡合理布局稻田生态系统,如种植诱集植物吸引天敌,设置隔离带减少外来病源传播。同时要求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及病原积累。对于品种选择,推荐选用抗性强、适应性好的优质稻种,并且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比如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以提高幼苗抗病能力。
三、生物防治技术
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例如利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控鳞翅目害虫;应用真菌制剂如白僵菌对付地下害虫。此外还提倡释放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来抑制害虫数量增长。
四、物理机械防治手段
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捕杀害虫成虫,设置防虫网阻隔迁入型害虫进入田间。对于局部暴发性的病虫害问题,可以采用人工摘除受害叶片或者拔除重病株等方式及时清除病源。
五、化学防治规范
当其他方法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害时才可考虑使用化学农药。必须严格按照标签说明配制浓度施用,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喷洒时间应避开蜜蜂活动高峰时段,并且收获前至少15天停止使用任何农药。
六、环境友好型管理策略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原则,尽量减少化肥投入量,优先施用有机肥补充土壤营养。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在灌溉用水中不得含有污染物,确保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阐述,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农业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