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既有建筑和在建工程中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现场检测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ltrasonic-Rebound Combined Method Testing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2361-202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为利用超声波和回弹仪联合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符号部分,明确规定了超声回弹综合法的定义,即通过超声波传播速度与表面硬度回弹值的综合分析来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这一定义明确了方法的本质,是后续检测工作的基础。
其次,在基本规定中强调了检测前应具备的条件,包括检测环境温度应在5℃至40℃之间,且混凝土龄期应满足一定要求。这些规定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外部条件影响而产生误差。
在检测仪器方面,规程要求使用的超声波检测仪和回弹仪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同时,仪器的性能指标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可靠。
对于检测步骤,规程详细描述了测试点布置、仪器操作、数据记录等具体流程。特别指出测试点应均匀分布在构件表面上,每个测区面积不宜小于400mm×400mm,且相邻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0mm。这样的布局能够全面反映构件的整体强度特性。
在数据分析阶段,规程提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图表参考,用于将超声波传播时间、回弹值转化为混凝土抗压强度值。此外,还强调了异常数据的处理原则,如剔除明显偏离平均值的数据点,以提高最终结果的可信度。
最后,规程对检测报告的内容作出了明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概况、检测目的、检测依据、仪器设备信息、检测结果统计分析以及结论建议等内容。这有助于确保检测工作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从理论到实践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南,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正确理解和执行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