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死因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原则、方法和要求,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死因监测工作时的质量控制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 of Cause-of-Death Surveillance TBPMA 13-2004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BPMA 13-2004死因监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中“数据核查”条文的应用解析》
在TBPMA 13-2004《死因监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中,“数据核查”是确保死因监测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与旧版相比,新版对这一条文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数据核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逻辑一致性核查,二是数据完整性核查,三是数据准确性核查。其中逻辑一致性核查要求核查死因编码是否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规则,如某人的死亡原因是否符合因果关系链条等。数据完整性核查则需要检查数据项是否齐全,例如死亡时间、地点、方式等是否填写完整。数据准确性核查是对数据真实性的核查,包括核对原始资料与报告数据的一致性。
以逻辑一致性核查为例,实际应用时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将收集到的死亡报告单上的死因编码与ICD规则逐项对比,确保编码正确无误。其次,要审查死因链条的合理性,比如暴力性损伤是否可能引起其他相关症状,中毒是否会导致特定的生理反应等。最后,通过专业人员复核的方式,进一步确认逻辑关系的正确性。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初步筛查,发现潜在问题后再由人工复核。此外,还应建立定期的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从而不断提高死因监测数据的质量。通过这样的系统化流程,能够有效提升死因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