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境空气臭氧预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开展环境空气臭氧预报的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Ozone Forecasting in Ambient Air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570-2022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22年9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臭氧预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预报流程、预报方法以及预报结果的应用等内容,适用于陕西省内环境空气质量中臭氧浓度的短期预报。
下面我将对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臭氧预报工作应当遵循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这表明在进行臭氧预报时,不仅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还要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臭氧污染带来的危害。此外,预报结果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为企业生产活动调整提供依据,同时也要便于公众理解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预报流程
标准明确了从数据收集到最终发布预报结果的一系列步骤。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确保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影响臭氧生成的关键因素,并据此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接着利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以提高预测精度。最后根据最新的观测数据更新预测结果,并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布。整个过程中强调了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要求定期校准仪器设备,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预报方法
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臭氧预报方法,包括统计回归法、数值模拟法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等。其中,统计回归法基于长期积累的历史数据,寻找臭氧浓度与其他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式;数值模拟法则借助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模型来描述臭氧生成机制及其传播规律;而机器学习算法则能够自动发现隐藏在大量数据中的模式特征,从而实现更精准的预测。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综合考量。
结果应用
对于预报结果的应用,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方面,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根据预报情况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比如限制高排放车辆行驶、暂停建筑施工等活动,以降低人为源排放强度,减轻臭氧污染程度。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查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超标排放行为立即查处整改。同时,还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比如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DB61/T 1570-2022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为开展臭氧预报工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提升陕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