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土地工程数据库的建设原则、数据内容、数据结构、数据质量及管理与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土地工程相关数据库的设计、建设、管理和应用。
Title:Land Engineering Databas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581-2022土地工程数据库规范》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于2022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土地工程数据库的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为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下将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三个方面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数据采集
标准中明确要求土地工程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原则。在具体操作上,规定了野外调查、内业处理、遥感影像解译等方法,并强调要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例如第4.1.3条规定,“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集应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确保与已有数据的一致性。”这表明在采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已有数据成果,避免重复劳动和数据冲突。
二、数据存储
关于数据存储,标准提出了分级存储和备份机制。第5.2.1条规定,“土地工程数据库应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分为核心层、基础层和应用层三级存储。”这意味着不同层次的数据要有不同的存储策略,核心层数据需集中存储并定期备份,而应用层数据则可根据需求灵活部署。同时,第5.2.2条还指出,“数据库应建立完整的数据备份制度,定期进行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这一要求有助于保障数据安全,防止因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三、数据管理
在数据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标准化和动态更新的重要性。第6.1.1条规定,“土地工程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确保数据格式统一。”这要求在数据录入时必须严格遵守既定标准,不得随意更改字段定义或数据类型。此外,第6.2.1条提到,“土地工程数据库应建立数据更新机制,根据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库内容。”这体现了数据库的时效性要求,只有保持数据的实时更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决策。
综上所述,《DB61/T 1581-2022土地工程数据库规范》通过明确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的具体要求,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土地工程数据库建设体系,对于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