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荷斯坦牛寄生虫病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寄生虫病种类、诊断方法、防治措施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荷斯坦牛养殖场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Title:Holstein Cattle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 Part 14: Parasit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367.14-2022《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4部分:寄生虫病防治》是陕西省地方标准,为荷斯坦牛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并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寄生虫病”、“预防性驱虫”、“治疗性驱虫”等关键术语。例如,“预防性驱虫”是指在没有发现寄生虫感染迹象时采取的定期驱虫措施,旨在降低感染风险。这一定义强调了驱虫工作的主动性,有助于避免因忽视早期防控而导致的大规模爆发。
二、寄生虫种类及危害
标准列出了常见的牛体内外寄生虫,包括蜱虫、螨虫、线虫和吸虫等,并描述了它们对牛群健康的潜在威胁。例如,蜱虫不仅直接吸取血液造成贫血,还可能传播巴贝斯虫病等严重疾病。通过明确这些寄生虫的危害程度,养殖者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
三、预防措施
1. 环境管理:要求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有助于减少寄生虫卵和幼虫的滋生场所。
2. 饲养管理:提倡分群饲养,避免不同健康状况的牛只混养。同时,合理安排放牧时间,避开草地中寄生虫高发期。
3. 引种检疫:对外来牛只必须进行严格的寄生虫检查,确保其不携带任何潜在病原体进入现有牛群。
四、驱虫方案
标准推荐了多种化学药物及其使用方法。比如,对于体内线虫感染,建议采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按照每公斤体重0.2mg的标准剂量进行一次肌肉注射即可达到良好效果。而对于体外螨虫,则可选用芬苯达唑喷雾剂进行全面喷洒消毒。此外,还特别强调了轮换用药的重要性,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五、监测评估
规定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的寄生虫检测工作。检测内容涵盖粪便常规检查、皮肤刮片镜检等多个方面。通过持续跟踪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调整优化现有的防控计划。
六、应急处置
当发生急性寄生虫病暴发时,除了立即实施紧急治疗外,还需迅速隔离患病个体,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加强整个牧场的卫生防疫措施,直至确认危险解除为止。
综上所述,《荷斯坦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14部分:寄生虫病防治》从多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完整有效的防控体系,为提高荷斯坦牛养殖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