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陕西省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分级方法及结果表示。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水土流失危险程度的评估与管理。
Title:Grading Requirements for Soil Erosion Risk in Shaanx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541-2022《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用于科学评估和分类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危险程度。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水土流失”、“危险程度”等核心概念。例如,“水土流失”被定义为土壤及其母质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这一定义帮助我们理解水土流失不仅仅是土地表面的变化,还涉及更深层次的生态影响。
分级原则
标准提出了基于水土流失强度、危害性和治理难度三个主要维度进行分级的原则。每个维度都有具体的指标体系,如侵蚀模数、植被覆盖率等。这些指标的选择充分考虑了陕西省的实际地理环境特点,确保分级结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分级方法
在具体操作层面,标准规定了如何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出综合评分,并据此划分出低度、中度、高度和极度四个等级。例如,对于高度危险级别的判定标准是综合评分达到75分以上且存在明显的生态环境退化现象。这种量化方式使得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直观地掌握辖区内的水土流失状况。
实施建议
为了有效落实本标准,标准还给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更新数据;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以及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改善水土资源管理效率。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不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也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它有助于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