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山羊胚胎移植的术语和定义、场地与设施要求、供体羊和受体羊的选择与管理、超数排卵与胚胎收集、胚胎质量评定、胚胎移植操作及移植后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奶山羊胚胎移植的生产和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oat Dairy Farming - Part 8: Embryo Transfer in Dairy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521.8-2021《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8部分:奶山羊胚胎移植》是一项专门针对奶山羊胚胎移植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的胚胎移植技术提高奶山羊的繁殖效率和养殖效益。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从事奶山羊胚胎移植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确保了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胚胎移植:将体外受精或体内受精后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羊子宫内的过程。
2. 受体母羊:接受胚胎移植并孕育后代的母羊。
这些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有助于统一行业认知和技术实施。
三、胚胎采集与处理
1. 胚胎采集时间:应在胚胎发育至桑葚胚或囊胚阶段时进行采集。这一阶段的胚胎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和移植成功率。
2. 胚胎质量检查:采集后的胚胎需经过显微镜下观察,确保其形态正常、无损伤。不合格的胚胎不得用于移植。
这部分内容强调了胚胎采集的时间节点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直接影响移植的成功率。
四、受体选择与准备
1. 健康状况:受体母羊应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并已完成必要的疫苗接种。
2. 发情周期同步:在移植前,需对受体母羊进行发情周期的同步化处理,通常采用激素诱导法,以提高胚胎着床率。
选择健康的受体母羊并做好发情周期同步是保证胚胎移植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
五、胚胎移植操作
1. 手术器械消毒:所有用于胚胎移植的器械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避免感染。
2. 移植位置:胚胎应准确移植到受体母羊子宫角的适当位置,通常为子宫角前端三分之一处。
3. 术后护理:移植完成后,应对受体母羊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包括环境控制、营养补充等,以促进胚胎顺利着床。
这些具体的操作细节为实际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有助于减少操作失误,提高成功率。
六、记录与档案管理
要求对每一次胚胎移植的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包括胚胎来源、受体信息、移植日期及结果等,并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这不仅有利于技术改进,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通过以上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8部分:奶山羊胚胎移植》从胚胎采集到移植再到后期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流程,对于提升奶山羊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