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树人工杂交育种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茶树人工杂交育种的生产与研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Hybrid Breeding of Tea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385-2022《茶树人工杂交育种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发布的关于茶树人工杂交育种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规定了茶树人工杂交育种的术语和定义、亲本选择、杂交技术、后代处理及品种审定等全过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茶树新品种选育工作,为科研机构、农业院校以及茶叶生产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2. 亲本选择
标准指出,亲本的选择应基于遗传特性和目标性状。例如,父本宜选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而母本则需具备优良品质如香气浓郁或耐寒性好的特点。此外,还强调了亲本间的遗传差异要适当,以提高杂交后代的变异度和适应性。
3. 花期调控与授粉技术
在花期调控方面,标准建议通过修剪枝条、调整光照时间和温度等方式来控制开花时间,确保双亲同时进入盛花期。对于授粉过程,则推荐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包括去除雄蕊避免自交污染,并使用干净的毛笔或软刷将花粉均匀涂抹于柱头上。
4. 种子采集与保存
杂交种子应在果实完全成熟后及时采收,避免因过熟而导致种子质量下降。采集后的种子需要经过清洗、晾干并密封包装储存于低温干燥环境中,通常冷藏温度保持在0℃至5℃之间。
5. 后代管理与评价体系
对于杂交后代的管理,标准提出了系统化的田间试验方案,包括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同时建立了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产量、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等多个方面,以便筛选出符合预期目标的新品种。
6. 品种审定程序
最终确定是否推广某一新品种时,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成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提交详细的试验报告给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只有经过严格审查且表现优异的品种才能正式命名并投入市场应用。
以上内容是对DB43/T 2385-2022《茶树人工杂交育种技术规程》中关键部分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从事茶树育种工作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