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施工、抚育管理及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Biological Firebreak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359-2022《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是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22年12月3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技术要求,包括规划、设计、营造、抚育管理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给出了“生物防火林带”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在重点火险区或森林火灾高发区域构建的一种具有阻隔森林火灾蔓延功能的林带。此定义强调了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植被来阻止或减缓火势传播。
二、规划与设计
在规划阶段,标准要求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森林防火需求进行合理布局。设计时应确保生物防火林带宽度不低于20米,且需连续贯通,形成完整的阻火网络。此外,还应注意选择耐火性强、生长迅速的树种作为主要造林材料。
三、营造技术
对于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施工规范。首先,整地工作要彻底清除杂草灌木等易燃物,并根据土壤情况采取相应的翻耕措施;其次,在苗木选择上优先选用本地乡土树种,保证其适应性和抗逆性;最后,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株行距的合理性以及后期管护措施的有效落实。
四、抚育管理
为保障生物防火林带长期发挥效用,标准特别强调了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定期修剪枝叶防止过密影响通风透光条件;适时灌溉补充水分维持健康状态;及时清理枯死树木和落叶减少可燃物积累量等内容。同时建议建立专门档案记录每次作业详情以便追溯查询。
五、效果评估
关于如何科学评估生物防火林带的实际防护效能,标准指出可通过模拟实验测试不同条件下林带对火势扩散速度的影响程度;或者利用遥感影像分析多年间区域内森林火灾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等方式来进行综合考量。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优化调整现有方案提高整体防控水平。
以上就是对DB43/T 2359-2022《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若干重要条文所做的简要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