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亭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要求、设施配置、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泰州市范围内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亭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Waste Sorting Collection Kiosk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1111—2022 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亭管理规范》是一项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亭的管理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和效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智能收集亭的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智能收集亭应具备基本的功能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分类标识清晰可见、具备防雨防晒功能、确保夜间照明充足等。这些基本要求是为了保证收集亭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方便居民使用。例如,分类标识需要采用耐久性材料制作,并且颜色与垃圾类别相对应,以便于识别。
运行维护管理
关于运行维护管理,标准强调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包括对设备硬件如传感器、显示屏等进行维护保养,以及软件系统的更新升级。此外还提到要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确保发现故障能够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正常使用。这不仅有助于延长设备寿命,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数据采集与传输
数据采集与传输是智能收集亭的一大亮点。标准要求收集亭需具备数据采集功能,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上传至指定平台。具体来说,应当记录每次投放的时间、重量等信息,并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标准指出,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防盗、防火等方面的需求,比如安装监控摄像头、设置报警装置等。同时,对于电力供应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配备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收集亭持续稳定地工作。
以上是对《DB3212T 1111—2022 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亭管理规范》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工作,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