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及安全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运维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of Fire Protection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264-2022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是深圳市针对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制定的地方标准,于2022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规范和要求,旨在提升城市消防安全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系统架构与功能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应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构成。其中,感知层负责采集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网络层实现数据传输;数据层完成数据存储与管理;应用层提供用户界面和服务接口。此外,系统需具备实时监测、故障报警、远程控制、数据分析等核心功能。例如,当火灾探测器检测到异常时,系统应立即向监控中心发送警报,并启动相关联动设备。
二、数据采集与传输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规定了各类消防设施的数据采集频率和精度。如消火栓压力监测设备每5分钟至少采集一次数据,且误差不得超过±1%。对于数据传输,要求采用加密通信协议确保信息安全,同时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有线、无线),并设置冗余通道以保障通信可靠性。另外,系统还必须记录每次数据采集的时间戳,便于后续追溯。
三、系统性能指标
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标准设定了多项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5000小时;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并发访问量不低于1000用户;数据存储容量需满足至少两年的历史数据保存需求。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长期可靠地服务于消防管理工作。
四、安全防护措施
鉴于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涉及大量敏感信息,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一方面,从物理层面要求机房选址合理,配备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等设施;另一方面,在逻辑层面则提出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体系,对不同角色的用户分配相应权限,防止非法操作。此外,还需定期开展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漏洞。
五、维护保养指南
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标准给出了详细的维护保养建议。例如,定期检查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清理积尘;按照说明书要求更换易损件;组织专业人员培训,提升维护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维护活动都应当形成书面记录,存档备查。
综上所述,《DB4403/T 264-2022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不仅涵盖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还细化到了具体的操作细节,为推动深圳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消防设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