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播露地中早熟豇豆水肥一体化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春播露地中早熟豇豆的水肥一体化栽培。
Title:Spring-sown Early-maturing Cowpea Cultivation Technology under Drip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in Open F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23T 336-2022春播露地中早熟豇豆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新疆地区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提高豇豆的产量和品质。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播种前准备阶段,规程要求土壤耕翻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并且要施足基肥。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土壤条件能够为豇豆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同时也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保水能力。基肥通常包括有机肥和化肥两种类型,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化肥则能快速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
其次,在水分管理方面,规程建议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滴灌可以直接将水分输送到植物根系附近,减少水分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溉量。例如,在幼苗期,由于植株较小,需水量不多,可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和每次灌溉量;而在开花结果期,则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促进果实发育。
再者,关于肥料施用,规程强调了平衡施肥的重要性。即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豇豆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差异,合理安排追肥时间和数量。一般而言,在苗期可适量施用含氮较高的肥料来促进叶片生长;到了开花期,则应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有助于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及授粉受精效果;最后,在果实膨大期再次追加磷钾肥,有利于增加单果重和总产量。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倡采取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比如定期清理田间杂草杂物,保持通风透光良好环境;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以及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时要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问题。
总之,《DB6523T 336-2022》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栽培操作指南,而且体现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它对于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豇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