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豆科牧草半干青贮饲料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与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豆科牧草半干青贮饲料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Semi-dry Silage Feed of Leguminous F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645-2022 豆科牧草半干青贮饲料加工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豆科牧草半干青贮饲料的加工过程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从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用于制作半干青贮饲料的豆科牧草应为新鲜且无霉变的植株。要求牧草在收获时达到适宜的成熟度,一般为开花期至盛花期之间。同时,对牧草的含水量也做了具体要求,通常应在45%-55%之间。如果牧草水分过高,则需要适当晾晒以降低水分含量;若水分过低,则可适量加水调整至合适范围。这样做是为了确保牧草在青贮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厌氧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二、切碎与装填
在切碎环节,标准建议将牧草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这样有助于提高青贮效率并便于压实。装填时需注意分层操作,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厘米左右,并且要尽量减少空气残留。对于大型青贮设施而言,可以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装填,而小型设施则推荐人工操作。此外,在整个装填过程中必须保持连续性,避免长时间中断导致氧气进入影响发酵效果。
三、密封与管理
完成装填后,立即对青贮设施进行密封处理,确保完全隔绝外界空气。密封材料可以选择塑料薄膜或其他专用密封物,但必须保证其质量可靠且铺设平整紧密。在密封完成后,还需定期检查是否有破损或泄漏现象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补。另外,在整个储存期间还应注意控制温度变化,最佳储存温度应在15℃-25℃范围内波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青贮品质。
四、开窖使用
当青贮饲料经过至少三个月以上的发酵成熟期后即可开窖使用。在此之前不应随意开启窖门以免破坏内部厌氧条件。开窖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优先取出表层部分作为试验样本检测其pH值、氨态氮含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只有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也要注意合理搭配其他饲料种类,避免单一投喂造成营养不均衡等问题。
以上便是该标准中一些核心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