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困境儿童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流程及评估报告的编写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机构开展困境儿童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in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9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311—2022困境儿童评估指南》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为困境儿童的评估提供科学、规范的方法。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指出,“困境儿童”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自身健康状况不佳或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等原因,导致其基本生活、成长发育、受教育权等权益受到严重影响的未成年人。这一定义明确了评估工作的对象范围,强调了评估的目的在于保障儿童的基本权益。
其次,在“评估原则”部分强调了客观性、全面性和动态性三大原则。其中,客观性要求评估人员依据事实作出判断,避免主观臆断;全面性则要求从多角度考量儿童面临的困境及其程度;动态性意味着需要根据儿童的成长变化及时调整评估结果。这些原则为评估工作提供了指导方向,确保了评估过程的公正与合理。
再者,关于“评估内容”,该标准具体列出了包括家庭环境、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态以及教育情况在内的四大类指标体系。例如,在家庭环境方面,不仅关注父母是否健在及监护能力如何,还特别提到邻里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在身体健康状况上,则需考虑是否有慢性疾病或者残疾等情况。这一体系涵盖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儿童所处的具体困境。
此外,“评估程序”规定了从信息收集到最终报告形成的整个流程。首先由专业机构接收申请后组织团队实地走访调查,并且要保证至少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接着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最后结合所有信息形成初步结论并提交给相关单位审核确认。整个过程体现了严谨的操作规范,有利于提高评估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DB34/T 4311—2022》还特别强调了保护儿童隐私的重要性,在任何环节都不得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这项事业,共同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DB34/T 4311—2022困境儿童评估指南》通过系统化的评估框架和严格的操作规程,为解决我国困境儿童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它不仅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帮扶政策,也为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正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