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电子站牌信息发布的术语和定义、信息分类、发布要求、显示内容与格式、更新频率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中智能电子站牌的信息发布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营。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formation Release of Intelligent Electronic Bus Stop 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306-2022《智能电子站牌信息发布规范》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智能电子站牌的信息发布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首先明确了“智能电子站牌”、“信息发布”等核心概念。例如,“智能电子站牌”被定义为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功能,并能通过显示屏向公众展示信息的设备。这一定义明确了智能电子站牌的技术要求和服务范围,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2. 信息发布内容
- 标准指出智能电子站牌应提供包括公交线路信息、到站时间预测、天气预报、公共安全提醒在内的多种信息。其中,公交线路信息需确保准确性和及时性,到站时间预测则要求误差不超过5分钟。这不仅提高了乘客的出行体验,也对信息提供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3. 信息显示方式
- 关于信息显示的方式,标准强调了界面友好性和易读性。比如,文字信息的字体大小不得小于24号字,颜色对比度需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在不同光线条件下都能清晰辨认。此外,还建议采用滚动播放与固定显示相结合的方式,以便同时传达多条信息。
4. 系统维护与管理
- 系统维护方面,标准规定智能电子站牌应定期检查硬件状态及软件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运作。对于故障维修,要求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同时,还建立了信息更新机制,要求运营单位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审核流程,确保所有发布的信息合法合规。
5.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在数据安全方面,标准特别提到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非法访问和个人信息泄露。所有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都必须经过加密处理,并且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此外,还鼓励使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这些条文构成了智能电子站牌信息发布的基本框架,既考虑到了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又兼顾了用户体验和社会效益,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