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废线路板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控制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监测与环境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废线路板综合利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可作为废线路板综合利用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污染控制的依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llution Control of Waste Circuit Board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296-2022《废线路板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废线路板的综合利用过程,减少环境污染。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废线路板的综合利用活动,包括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最终处置等环节。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地域和对象,确保了执行的一致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废线路板”、“综合利用”、“预处理”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废线路板”是指含有电子元件的印刷电路板,不再具有原设计功能的产品或材料。准确的术语定义有助于避免误解和混淆。
3. 收集与运输:要求收集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采用专用容器和车辆进行运输。同时强调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泄漏和扩散,以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4. 贮存管理:规定废线路板应储存在专门设计的仓库内,仓库需具备防渗漏、防火、防爆等功能。此外,还需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便于追溯和管理。
5. 预处理技术要求:预处理是废线路板综合利用的重要步骤。标准提出了破碎、分选等工艺的具体要求,如破碎设备的选择、分选效率的评估等,确保预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资源化利用:鼓励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废线路板中有价金属和其他材料的有效回收。具体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等多种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操作条件和技术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
7. 环境保护措施:在整个综合利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比如设置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固体废物暂存场所,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8. 监测与评估:要求定期开展环境影响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定期对综合利用效果进行评价,持续改进管理水平。
以上内容只是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全面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对于促进废线路板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希望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