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脚板薯田间越冬保种的技术要求,包括地块选择、种薯处理、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脚板薯在江西省内的田间越冬保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Field Conservation of Tar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脚板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田间越冬保种技术对维持种质资源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DB36/T 1673-2022《脚板薯田间越冬保种技术规程》为这一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准备环节中,规程指出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地块作为越冬保种田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脚板薯耐寒性较弱,若土壤积水易导致根部腐烂。同时要求深耕细作,施足基肥,确保土壤疏松透气,这不仅有利于植株生长,也为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次,关于种薯的选择与处理部分强调了选用无病虫害、健壮饱满的种薯,并采用多菌灵等药剂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做可以有效预防病害传播,提高成活率。此外,规程还建议将种薯按大小分级堆放,保持通风干燥,避免堆叠过高造成发热现象。
在越冬管理措施方面,规程提出了覆盖保温的具体方法。如使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既能起到防冻作用又能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要定期检查覆盖物是否完好,及时修补破损处,保证保温效果。另外,规程特别提到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覆盖厚度,防止极端低温损伤植株。
最后,在春季解冻后恢复管理阶段,规程明确指出要尽早去除覆盖物,促进植株自然萌发。此时需加强水肥管理,适当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新芽快速生长。同时密切观察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以上是规程中几个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对实际操作有所帮助。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点,能够显著提升脚板薯田间越冬保种的成功率,保障后续种植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