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用残膜回收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农用残膜的回收与处理工作,旨在减少农田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gricultural Residue Film Recov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393-2022农用残膜回收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的关于农用残膜回收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4.1 残膜回收作业前准备
【解读】在正式开展残膜回收工作之前,需要对农田进行细致的检查与准备工作。首先,要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拖拉机、残膜回收机等关键设备。其次,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此外,还需根据土壤湿度及作物生长情况调整作业参数,以提高回收效率并保护耕地质量。
【条文】5.2 残膜清理要求
【解读】本条规定了残膜清理的具体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对于不同类型的残膜(如厚度、材质),需采取相应的收集方法。例如,对于较薄且易碎的塑料薄膜,可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进行收集;而对于较厚、韧性较强的残膜,则更适合使用抓取装置。同时,还应注意保持作业区域整洁,及时清理残留物,防止其再次散落田间。
【条文】6.1 回收后的处理措施
【解读】此条款强调了残膜回收后处理的重要性。回收上来的残膜不能随意丢弃或焚烧,而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建议将残膜送往专门的回收站点,由专业机构对其进行分类、压缩打包等预处理后再利用。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探索将其加工成其他产品,如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等,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样不仅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问题,也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