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室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的技术要求、系统构建、运行管理及产品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温室环境下采用鱼菜共生模式进行生态循环种养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house Fish-Vegetable Integrated Ecological Circular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285—2022《温室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温室环境下鱼菜共生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系统设计与建设
标准要求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平衡和资源利用效率。例如,规定了水体体积与鱼类负载量的比例,通常建议每立方米水体承载不超过2公斤的成鱼。此外,强调了种植区面积与养殖区面积的比例,一般推荐为1:1,以确保营养物质的高效转化。
2. 水质管理
水质是鱼菜共生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标准指出,pH值应维持在6.5至7.5之间,溶解氧浓度不低于4mg/L。对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也有严格限制,要求分别低于0.5mg/L和0.2mg/L。这些指标有助于保障鱼类健康并促进植物生长。
3. 种苗选择与放养
在种苗选择上,标准提倡选用适应性强、抗病力高的品种。对于鱼类,建议优先选择本地化品种,如鲤鱼或鲫鱼;而对于蔬菜,则推荐耐湿性好的叶菜类作物,如生菜和菠菜。同时,规定了合理的放养密度,避免因过度密集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4. 日常维护与监控
日常维护方面,标准强调定期监测各项环境参数,并记录相关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例如,当水温超过适宜范围时,可通过增减覆盖物或调整水流来控制温度变化。
5. 病害防控
病害防控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标准提出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原则。鼓励使用益生菌调节水质,减少疾病发生概率。同时,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6. 产品收获与销售
最后,在产品收获阶段,标准明确了采收时间和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最优。此外,还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操作记录及检测报告,便于后续追踪溯源。
以上内容涵盖了DB1310T 285—2022标准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希望对从事鱼菜共生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