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番茄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设施番茄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 Tomato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番茄栽培技术规程》DB 6505T 140-2022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设施番茄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指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以及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番茄品种。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温汤浸种要求将种子置于50℃至55℃的热水中浸泡15到2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以确保均匀受热。药剂拌种则推荐使用福美双等杀菌剂,按照说明书比例混合后充分搅拌,使种子表面均匀附着药剂。
二、育苗管理
育苗期是番茄生长的关键阶段之一。标准强调了育苗环境的重要性,要求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白天20℃至25℃,夜间15℃至18℃之间。湿度控制也很关键,苗床相对湿度不宜超过70%,过高会导致病害发生。此外,还应注意光照条件,必要时可采用人工补光措施来保证幼苗健康发育。
三、定植与田间管理
当幼苗长到4片真叶左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要先整地施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并配合施用适量复合肥。定植密度取决于品种特性及栽培模式,通常行距为50厘米至60厘米,株距为30厘米至40厘米。定植后要及时浇透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生长期需定期追肥浇水,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果实膨大。
四、病虫害防治
设施番茄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侵袭,如灰霉病、晚疫病、蚜虫等。预防为主是基本原则,首先应加强田间卫生管理,及时清除杂草残株,减少病原菌滋生源。化学防治时应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利用天敌昆虫或者微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数量。
五、采收与贮藏
适时采收对于保持番茄的商品价值至关重要。标准建议依据果实颜色变化确定最佳收获时间,通常表现为果面由绿转红且带有光泽时即可采摘。采收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后的番茄应尽快进行预冷处理,降低呼吸强度,然后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适中的环境中,延长保鲜期限。
综上所述,《设施番茄栽培技术规程》DB 6505T 140-2022从品种选择到采收贮藏各个环节都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有助于种植者科学合理地开展番茄生产活动,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