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荆州市小麦与短季棉周年轻简化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荆州市及其周边生态条件相似区域的小麦和短季棉周年轻简化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mplified Cultivation of Wheat and Short-season Cotton in Zhou Cycle in Jingzhou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10T 47-2022《荆州市小麦短季棉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是针对湖北省荆州市特定区域和气候条件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小麦和棉花品种。对于小麦,建议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以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长周期;棉花则需选择早熟或短季品种,以便与小麦茬口衔接。
2. 播种时间:小麦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而棉花的播种时间则根据前茬小麦收获情况灵活调整,通常为次年的5月中旬左右。合理安排播种时间有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作物产量。
3. 田间管理:包括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小麦种植时应控制适宜的密度,一般每亩播种量为8-10公斤;棉花则需根据品种特性适当调整株行距。同时,要注重科学施肥,特别是在拔节期和开花结铃期追施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4. 机械化作业:强调推广使用农业机械进行耕作、播种、收获等环节的操作,以减少劳动力投入,提升生产效率。例如,在小麦收获后直接采用免耕直播技术种植棉花,可以有效缩短农事操作时间。
5. 病虫害综合防控: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比如,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喷洒杀菌剂预防赤霉病,在棉花蕾期和花期注意监测蚜虫和棉铃虫等害虫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6. 收获与贮藏:规定了小麦和棉花的适时收获标准及方法。小麦应在蜡熟末期及时收割晾晒入库;棉花则需待吐絮率达到70%以上再开始采摘,并做好分级包装工作,防止受潮霉变影响品质。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要求,能够有效促进荆州市小麦短季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