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经营(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人员管理、过程控制、自查与报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食品经营(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管理和监督。
Title: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Food Safety Responsibility Implementation in Catering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561—2022食品经营(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用要求》是一项专门针对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从多个方面规范了食品经营企业的行为,确保其在日常运营中能够有效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首先,该标准明确要求餐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食品安全工作,制定并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来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例如,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所采购的食材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并保存相关凭证至少两年以备查验。
其次,关于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部分,标准指出所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此外,当员工出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直至治愈。这不仅保护了员工自身健康,也避免了因病患传播导致的食物污染问题。
再者,在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也是重点之一。标准强调厨房区域应当保持清洁整齐,各类工具设备定期清洗消毒;生熟分开处理,防止交叉污染;冷藏冷冻设施温度符合规定范围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另外,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同样不容忽视。餐饮企业需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流程、处理方法以及后续改进措施等内容。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加强内部培训教育机制。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提升全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氛围。
综上所述,《DB14/T 2561—2022》为餐饮行业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自我管理水平,从根本上保证所提供的餐品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