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鱼虾混养的技术要求、场地选择、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鱼虾混养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sh and Shrimp Poly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155—2022《鱼虾混养技术规范》是由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旨在指导和规范鱼虾混养的生产实践。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鱼虾混养池塘的设计与建造方面,标准规定了池塘的面积、深度及坡比等参数。例如,建议池塘面积应在3-10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5-2米左右,坡比为1:2.5至1:3。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鱼类和虾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便于管理。此外,还要求池塘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确保水质良好。
其次,在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上,标准强调了清塘消毒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包括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同时,还需合理搭配放养品种,如鲤鱼、鲫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合放养,以充分利用生态位差异,提高资源利用率。
再者,关于日常管理,标准提出了科学投喂的原则。应根据天气情况、水温变化以及养殖对象的摄食状况来调整饲料投放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另外,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并及时采取换水或增氧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后,在疾病防控方面,标准提倡采用预防为主的策略。通过加强巡塘观察、及时清除残饵粪便、合理轮作休耕等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几率。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相应治疗手段,切勿盲目用药。
综上所述,《鱼虾混养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为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有助于促进这一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