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杉(松)林下进行茶树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贵州省内杉(松)林下茶树菇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a Tree Mushroom Production under Chinafir (Pine)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26T 239-2022 杉(松)林下茶树菇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杉(松)林下茶树菇的种植技术。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规划:标准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区域进行种植。同时,应确保种植地周围无污染源,如工业排放或生活垃圾场。这一步骤对于保证茶树菇的品质至关重要。
2. 菌种选择:推荐使用经过认证的优质菌种,这些菌种需具备高产、抗病性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菌种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基础。
3. 栽培管理:在栽培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温湿度条件。此外,还需注意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小气候环境。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茶树菇的生长速度和最终产量。
4.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通过引入天敌昆虫或者使用天然杀虫剂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5. 采收与加工:当茶树菇长至适当大小时即可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采收后应及时进行预处理并储存在低温干燥处,以延长保鲜期。
6. 环境保护:在整个生产周期内都应当重视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妥善处置废弃物等,力求做到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方面的具体要求,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