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以牛粪和洋葱尾菜为基质进行蚯蚓养殖的技术要求,包括原料准备、基质配制、养殖环境控制、日常管理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以牛粪和洋葱尾菜为基质的蚯蚓养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thworm Breeding Using Cattle Manure and Onion Residues as Substra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7T 0006-2022《牛粪加洋葱尾菜为基质蚯蚓养殖技术规程》是辽宁省盘锦市发布的关于蚯蚓养殖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4.1 蚯蚓种类选择
规定应选用爱胜蚓(Eisenia fetida)作为养殖对象。这种蚯蚓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适合在混合基质中生长。其特点是耐受力强,能够有效分解有机物。
5.1 原材料准备
要求牛粪需经过堆肥处理,确保无害化。堆肥过程中温度应达到55℃以上持续至少3天以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洋葱尾菜则需要切碎至5cm左右大小,以便于与牛粪充分混合。
6.1 混合比例
推荐牛粪与洋葱尾菜的比例为8:2(重量比)。此比例下,既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支持蚯蚓生长,又能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和水分含量。
7.1 养殖环境条件
建议养殖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湿度维持在60%~70%范围内。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蚯蚓脱水死亡,而湿度过低会影响其正常活动及消化功能。
8.1 投喂管理
初次投喂时,每平方米投放约5kg新鲜混合基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续投喂量。每周检查一次基质状态,当发现基质表面出现白色霉斑或异味时应及时更换部分旧基质并补充新料。
9.1 收获周期
一般情况下,从开始养殖到首次收获大约需要60天时间。之后每隔30天即可收获一次。每次收获后留取一定数量健康成熟的个体用于下一轮繁殖。
以上内容基于DB2107T 0006-2022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阐述,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