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猪场带猪消毒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消毒剂选择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内的规模猪场进行带猪消毒作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Pig Disinfection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625-2022规模猪场带猪消毒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规模猪场带猪消毒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消毒原则、消毒方式、消毒剂选择到具体操作流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首先,在消毒原则方面,标准明确指出消毒应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三大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消毒时,不仅要确保所使用的消毒剂能够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还必须保证对人畜无害,同时要符合环保要求。例如,标准中提到“选择消毒剂时,应考虑其对目标病原体的杀灭效果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养殖场在选用消毒剂时不能只看杀菌效果,还需综合考量其是否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
其次,关于消毒方式的选择,标准提出了多种方法,包括喷雾消毒、浸泡消毒、擦拭消毒等,并且强调了每种方式的应用场景。比如,“对于猪舍内墙面和地面的消毒,推荐使用喷雾消毒法”,这是因为喷雾消毒可以覆盖大面积区域,适合用于猪舍这种空间较大的场所。而“针对猪栏、食槽等小型设备,则更适合采用浸泡消毒或擦拭消毒的方式”,因为这些物品表面光滑,容易清洗,使用浸泡或擦拭消毒能更彻底地清除污垢和病原体。
再者,标准对消毒剂的选择做出了严格规定,指出应优先选用国家批准的高效低毒消毒产品,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种类建议,如季铵盐类、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此外,还特别强调了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不能随意混合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效。例如,“季铵盐类消毒剂与碱性物质混合后会失去活性”,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最后,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上,标准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包括消毒前的准备工作、消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消毒后的检查验收环节。其中提到,“消毒前需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其他杂物,确保消毒剂能够直接接触需要消毒的表面”,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如果表面有大量有机物存在,会影响消毒剂的效果。另外,“消毒完成后,应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残留污渍或者检测细菌数量来判断”,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消毒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DB21/T 3625-2022规模猪场带猪消毒技术规程》为规模猪场开展带猪消毒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通过对消毒原则、方式、剂型及操作流程的明确规定,有助于提高消毒效率,减少疾病传播风险,保障生猪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