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流程、指标体系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煤矿地下空间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及相关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Coal Mine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03T 3-2022《煤矿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为煤矿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评价依据,对于指导煤矿企业合理规划、安全高效地开发地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评价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三大原则。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要求在任何开发方案中都要确保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经济性强调成本效益比,追求合理的投资回报率。环境友好性则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2.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由地质条件、工程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大类构成。其中地质条件包括岩土体稳定性、水文地质特征等;工程条件涵盖施工难度、技术可行性等;社会经济条件涉及市场需求、经济效益预测等。每个大类下设若干具体指标,如岩土体稳定性又细分为岩体结构类型、裂隙发育程度等子项。
3. 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来源应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勘查资料、历史开采记录、周边类似项目经验等多方面信息。所有数据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真实可靠。对于缺失的数据,可采用合理的推算方法补充完整,并对推算过程和结果进行说明。
4. 评价方法
推荐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判断矩阵,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权重。同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不同方案进行量化比较。此外还鼓励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辅助分析,提高评价精度。
5.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整个评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识别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源,如突水事故、瓦斯爆炸等,并对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6. 报告编制要求
最终形成的评价报告应当内容全面、逻辑清晰、结论明确。报告正文至少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项目概况、评价依据、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建议及对策。附录部分可以适当增加图表、照片等直观材料作为支持证据。
以上是对DB3603T 3-2022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