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甜玉米苞叶与棒芯的袋装青贮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gged Silage of Sweet Corn Husk and Cob Co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651-2022 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甜玉米苞叶和棒芯的袋装青贮操作流程,确保青贮饲料的质量。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甜玉米苞叶与棒芯的袋装青贮全过程,包括原料采集、预处理、装袋、密封及贮存等环节。
二、术语和定义
1. 青贮:将新鲜植物材料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使其成为可长期保存的饲料。
2. 苞叶:甜玉米植株上的包裹果实部分的叶片。
3. 棒芯:甜玉米籽粒所在的中心部位。
三、原料要求
1. 甜玉米应在乳熟期至蜡熟期采收,此时苞叶含水量适中,营养丰富。
2. 苞叶应无病虫害,棒芯无霉变现象。
四、预处理
1. 将甜玉米苞叶与棒芯混合,比例为4:1至3:1之间。
2. 原料需切碎至2-5厘米长度,以利于压实和发酵。
五、装袋
1. 使用厚度不低于0.1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袋作为包装材料。
2. 每袋装填量不宜超过50公斤,以便于密封和运输。
3. 装填时要尽量排除空气,确保原料紧密接触。
六、密封
1. 密封前检查袋子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需更换新袋。
2. 密封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七、贮存
1. 贮存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
2. 定期检查贮存情况,发现有破袋或发霉现象应及时处理。
八、质量检测
1. 在青贮完成后30天内进行感官评价,包括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
2. 抽取样品测定pH值、水分含量以及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分。
通过遵循以上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甜玉米苞叶与棒芯袋装青贮饲料的质量,满足畜牧业对优质饲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