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地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采集、处理、保存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ll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Grassland Forage Germplasm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577-2022《草地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草地牧草种质资源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明确指出,种质资源的收集应遵循全面性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收集时需要覆盖尽可能多的生态类型区和品种类型。具体而言,应根据牧草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特点以及栽培历史等因素,合理布局采集点。例如,在高寒山区要特别注意采集耐寒性强的牧草种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需关注抗旱能力突出的品种。
保存工作是整个流程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保存体系,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保存库。短期保存主要用于试验研究,中期保存作为补充,而长期保存则是为了永久保留珍贵的遗传材料。对于不同类型的牧草种子,其保存条件也有所不同,如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种子活力不下降。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信息记录的重要性。每份入库的种质资源都应当有详细的档案资料,内容涵盖采集地点、时间、环境描述、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多个方面。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后续的研究利用,也为将来可能开展的种质创新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最后,定期检查和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部分种质资源可能会出现退化现象,因此需要定期检测其生理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维护。同时也要不断引入新的优良品种加入到保存体系当中,保持种质库的多样性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