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猕猴桃花粉中溃疡病菌活菌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检测原理、样品采集与处理、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猕猴桃花粉中溃疡病菌活菌的检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tection of Active Bacteria of Kiwifruit Bacterial Canker in Poll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1T 149-2020猕猴桃花粉溃疡病菌活菌检测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猕猴桃种植管理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
标准规定样品应在猕猴桃花期前后的健康植株上采集,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具体要求包括:每个采样点应包含至少5株植株,每株植株需从不同部位采集样本,如花梗、叶片和枝干等。这样做是为了全面评估整个果园内病原菌的存在情况。
样品处理
在样品处理阶段,要求将采集到的新鲜样本立即置于无菌环境中,并尽快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法可以是简单的冲洗或者更复杂的酶解法,目的是去除表面杂质并保持细胞活性。此外,还强调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外界污染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检测步骤
1. 培养基制备
使用特定配方配制适合目标病原菌生长的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这些培养基通常含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成分,以便于分离出目标菌株。
2. 接种与培养
将处理好的样品均匀涂布于培养基表面后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培养条件需根据病原菌的最佳生长环境设定,一般为温度25°C左右,湿度适中。
3. 观察记录
定期检查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记录下菌落的颜色、形状及大小等信息。当发现疑似病原菌时,可进一步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来确认身份。
结果判定
最终结果需结合上述所有信息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猕猴桃花粉溃疡病菌感染。如果检测到阳性,则需要采取相应防控措施;若阴性,则继续监测直至收获期结束。
以上就是对DB6111T 149-2020猕猴桃花粉溃疡病菌活菌检测技术规程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此规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威胁,还能有效指导后续防治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