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然富硒农产品中硒含量的鉴别方法及分类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天然富硒农产品的硒含量检测、鉴别与分类。
Title: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elenium Content in Natural Selenium-rich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578-2022《天然富硒农产品硒含量鉴别与分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天然富硒农产品的硒含量检测和分类。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广西区域内生产的天然富硒农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稻谷、玉米、茶叶等农作物及其加工产品。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农产品种类,确保了检测方法和分类标准的一致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如GB/T 5009.93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等。这些引用文件为硒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术语和定义
1. 天然富硒农产品:指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生长,通过自然过程积累一定量硒元素的农产品。
2. 硒含量分级:根据农产品中的硒含量将其分为不同等级,便于消费者选择和市场管理。
技术要求
# 硒含量测定
标准规定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农产品中的硒含量。这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满足不同农产品硒含量检测的需求。
# 分级标准
- 一级富硒农产品:每千克农产品中硒含量≥0.30mg。
- 二级富硒农产品:每千克农产品中硒含量在0.15mg至0.30mg之间。
- 普通农产品:每千克农产品中硒含量<0.15mg。
检验规则
1. 抽样:按照GB/T 8302的规定进行随机抽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判定规则: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上述分级标准,则该批次产品不能被认定为富硒农产品。
标志、标签和包装
要求富硒农产品在其包装上明确标注硒含量级别,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这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促进了市场的规范化运作。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45/T 2578-2022标准从技术层面到实际应用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旨在推动广西富硒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