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评价流程及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区域内农业用水可持续性的评价与管理。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Water Use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Water Footprint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1T 184-2021《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科学评估区域农业用水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依据。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水足迹”的概念,即在生产或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淡水资源总量。这一概念涵盖了直接用水量以及间接通过供应链产生的虚拟水量。理解这一点对于正确应用该标准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标准强调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动态适应性。这意味着在选择具体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其理论上的合理性,还需要确保这些指标能够实际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地区,并且随着时间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优化。
主要评价指标
1. 水资源利用效率:衡量单位面积土地上作物产量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2. 生态退化风险:关注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或其他形式的不当用水行为可能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湿地消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的风险水平。
3.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考量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和社会福利改善情况,同时也评估了可能存在的负面社会影响。
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标准还规定了一系列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例如,在计算虚拟水量时需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法;而对于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数据,则建议使用模型预测或者专家打分等方式获取。
应用实例分析
标准最后部分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按照上述框架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实施节水灌溉措施后,该地区的整体水足迹减少了约20%,同时农作物单产提高了15%以上,证明了该标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总之,《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用水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为我国各省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导,也为国际间交流学习搭建了桥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能够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