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防火道路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道路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森林防火道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Basic Requirements for Forest Fire Prevention Road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基本要求》(DB3201/T 1115-2022)是由江苏省南京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森林防火道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森林防火道路”的概念,即在森林地区修建的用于消防车辆通行、人员疏散以及物资运输的道路。这一定义强调了森林防火道路的功能多样性,不仅限于消防车通行,还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人流疏导和物资供应保障。
道路选线原则
在道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尽量避免穿越陡坡、深谷等复杂地形区域,以减少工程难度和成本。同时,要确保道路能够连接主要林区与外界,形成有效的交通网络。例如,第4.1条规定:“森林防火道路应优先选择地势平缓、地质稳定的地段。”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技术人员需要对拟建路段进行全面勘察,评估其稳定性,确保道路建成后不会因自然因素导致安全隐患。
路面结构设计
对于路面结构的设计,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例如,第5.2条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应小于8厘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应小于20厘米。”这些规定旨在保证路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长期使用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考验。此外,还要求路面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引发路面损坏或影响行车安全。
安全设施配置
为了增强森林防火道路的安全性能,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设施的重要性。根据第6.1条,“所有森林防火道路上均需设置醒目的标识牌,标明方向、距离及注意事项。”这有助于引导使用者正确使用道路,并提醒他们注意潜在风险。另外,还需配备必要的防护栏杆、减速带等装置,特别是在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以降低事故发生率。
环境保护措施
考虑到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在进行森林防火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按照第7.1条的要求,“施工期间应对植被破坏最小化处理,并及时恢复绿化。”施工单位应当提前做好规划,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必要时可采用移植等方式保存珍贵植物资源。同时,在完工后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残留物,恢复周边环境原貌。
验收标准
最后,在完成整个项目建设之后,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依据第8.1条,“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质量检查、功能测试以及环保效果评价。”只有当各方面均达到预期目标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此外,还鼓励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定期评估道路状况及其对森林防火的实际贡献情况。
总之,《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基本要求》(DB3201/T 1115-2022)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此类项目提供了详尽指导。通过遵循上述各项规定,不仅可以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效率,也能更好地保护宝贵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