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郑州古陶烧制技艺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郑州古陶烧制技艺的保护、传承与推广。
Titl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Zhengzhou Ancient Pottery Firing Ski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K85
国际标准分类号:01.2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1T 35-2022《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古陶烧制技艺》是一项专门规范郑州古陶烧制技艺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到成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对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原材料选用上,标准明确要求使用本地特有的高岭土作为主要原料,并对含水率、杂质含量等提出了具体指标。例如,高岭土的含水率不得超过8%,可溶性盐含量不得高于0.5%。这确保了原料品质的一致性,为后续工序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制作工艺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从泥料准备到成品烧成的全过程。其中特别强调了手工拉坯环节的技术要点,要求操作者具备熟练的基本功,确保坯体厚度均匀且无明显缺陷。同时对干燥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也做了严格规定,建议室温保持在20±2℃,相对湿度60%-70%之间。
烧制阶段是整个工艺的核心部分。标准指出窑炉温度应分阶段上升,初始升温速度不超过5℃/h,达到预定温度后需保温一定时间以保证陶器内部充分结晶。此外还规定了不同种类产品的最佳烧成温度范围,如日用陶瓷为950-1050℃,艺术陈设陶为1100-1200℃。
对于成品质量评估,标准设置了多项检测项目。外观检查需关注釉面是否平整光滑、色泽是否均匀一致;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吸水率、抗折强度等指标;化学稳定性则通过酸碱溶液浸泡实验来验证。所有产品均需符合相应等级的要求才能出厂销售。
总之,DB4101T 35-2022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细致规范,有效提升了郑州古陶烧制技艺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