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强筋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强筋小麦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of Strong Gluten 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0/T 55-2022强筋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河南省强筋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流程。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播种
标准中明确要求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例如,郑麦366、新麦26等品种被推荐使用。在播种环节,建议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作业,确保每亩播种量控制在8至10公斤之间,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
二、田间管理
对于水肥管理,标准指出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通常情况下,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则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两次施用。灌溉方面提倡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特别是在扬花期和灌浆期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
三、病虫害防治
针对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常见病虫害,标准强调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具体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以及适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例如,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可选用戊唑醇悬浮剂进行防治,既能有效控制病害又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收获与储藏
收获时提倡使用联合收割机,并将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收获后的小麦需及时晾晒干燥,防止霉变。储藏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降温,定期检查粮情,确保储藏安全。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能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