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清镇黄粑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管理办法批准保护的清镇黄粑。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Qingzhen Huangb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1T 123-2022《地理标志产品 清镇黄粑》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清镇黄粑的生产、加工和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制作清镇黄粑的主要原料,包括糯米和红糖。其中,糯米应选用贵州本地种植的优质糯稻,要求颗粒饱满、无杂质。红糖则需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确保其纯度和色泽符合标准。这些规定旨在保证产品的原始风味和品质。
生产工艺
标准对清镇黄粑的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首先,糯米需经过淘洗、浸泡、蒸煮等步骤,以确保米粒充分吸收水分并保持软糯的口感。其次,在包裹过程中,要求使用新鲜的粽叶或芭蕉叶,以增添独特的香气。最后,发酵环节是清镇黄粑制作的关键,标准指出发酵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以达到理想的酸甜平衡。
质量指标
在质量指标部分,标准对清镇黄粑的感官特征、理化指标和微生物限量做出了具体规定。感官上,要求产品具有金黄色泽、均匀的质地以及浓郁的香味。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不超过40%,总糖含量不低于15%。此外,微生物限量严格遵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标志与包装
标准还对清镇黄粑的标志和包装提出了要求。产品标签上必须标明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包装材料应选用环保且密封性好的材质,以保护产品的质量和延长保质期。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201T 123-2022标准不仅传承了清镇黄粑的传统制作工艺,同时也结合现代食品科学的要求,为这一特色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市场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