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合成铸铁用废钢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验收及运输储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合成铸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废钢铁原料的验收。
Title: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Scrap Steel Used in Synthetic Cast Iron - DB14T 2533—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H83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533—2022《合成铸铁用废钢铁验收规范》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废钢铁质量控制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生产合成铸铁时使用的各类废钢铁材料的验收工作。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为后续具体要求提供了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700《碳素结构钢》、GB/T 2973《废钢铁》等。这些引用文件确保了验收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技术准则。
技术要求
1. 外观质量:废钢铁应无明显裂纹、夹渣、严重锈蚀等问题。这一要求旨在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避免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
2. 化学成分:不同类型的废钢铁有不同的化学成分限制,例如碳含量、硅含量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合成铸铁的性能,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3. 尺寸规格:规定了废钢铁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厚度,以确保能够顺利进入熔炼设备并达到最佳熔化效果。
检验方法
- 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或放大镜观察废钢铁表面状况。
- 化学分析:使用光谱仪或其他仪器测定其化学成分。
- 物理检测:测量长度、宽度、高度以及重量等参数。
验收规则
- 抽样方案: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 判定原则:如果所抽取样本的所有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则整批产品合格;若有不合格项,则需加倍取样复检,直至全部合格为止。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对于废钢铁的标识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识别来源及类别;在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损伤;储存环境需干燥通风以防氧化生锈。
以上是对DB14/T 2533—2022《合成铸铁用废钢铁验收规范》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遵循此标准有助于提高废钢铁资源利用率,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