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通南高沙土地区鱼腥草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作畦、种苗选择与处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通南高沙土地区鱼腥草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outtuynia cordata Production in Tongnan GaoSha Soil Area DB3212/T 2048-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2048-2022《通南高沙土地区鱼腥草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江苏泰州地区特定土壤条件下的鱼腥草种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选址与整地
条文: 生产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的通南高沙土区域。
解读: 这一条明确了鱼腥草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通南高沙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同时强调了排水灌溉系统的完善,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种苗选择与处理
条文: 选用无病虫害、健壮的种苗,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
解读: 健康的种苗是高产优质的基础。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防止病原菌传播,减少后期田间管理的工作量。消毒方法通常包括药剂浸泡或高温蒸汽处理等。
栽培密度
条文: 每亩栽植密度控制在3万株左右。
解读: 合理的栽培密度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过密会导致植株之间竞争养分水分,影响光合作用效率;过稀则会浪费土地资源。3万株/亩是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最佳密度值。
施肥管理
条文: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根据生长阶段适时适量施加氮磷钾复合肥。
解读: 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供全面营养。而氮磷钾的比例需要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调整,比如苗期多施氮肥促进枝叶生长,中后期适当增加钾肥以增强抗逆能力。
病虫害防治
条文: 推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解读: 强调生态友好型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农业防治包括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物理防治如设置防虫网、诱捕器等。化学农药仅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收获与储藏
条文: 当地上部分枯黄时即可收获,鲜品应及时冷藏保存。
解读: 鱼腥草的最佳采收时间是在其生长周期结束,地上部分自然枯萎之时。及时冷藏可保持新鲜度,延长货架寿命,确保市场供应质量。
以上内容基于DB3212T 2048-2022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