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锦鲤共作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田间工程、品种选择与培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锦鲤饲养管理、收获与储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稻-锦鲤共作模式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ice-Koi Co-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稻-锦鲤共作技术规程》(DB32/T 2033-2022)是一部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稻田与锦鲤养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这种复合农业模式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实现生态循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关键条款包括:
1. 养殖环境要求:稻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土壤肥沃的地方,水体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pH值6.5至8.5之间,氨氮浓度小于0.2mg/L。这些指标确保了锦鲤生长所需的良好水质条件。
2. 放养密度规定:每亩稻田放养锦鲤数量不得超过1000尾,并需定期监测水体溶氧量及鱼类健康状况。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可以避免因过度密集而导致的缺氧等问题。
3. 饲料投喂管理:饲料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32%,每日分早晚两次投喂,总投喂数量占鱼体重的2%-4%。科学合理的投喂策略有助于促进锦鲤健康成长同时减少浪费。
4. 病害防治措施:建立日常巡查制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倡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节而非依赖化学药物,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环境保护措施:在稻田周围设置防护网防止鸟类捕食锦鲤,同时注意收集残饵粪便等废弃物,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能够有效提升稻-锦鲤共作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