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内进口冷链食品及进口高风险非冷链物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基本要求、消毒管理、人员防护、追溯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涉及进口冷链食品及进口高风险非冷链物品的相关企业、单位和监管部门。
Title:Epidemi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andards for COVID-19 - Part 1: Imported Cold Chain Food and High-Risk Non-Cold Chain G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7/T 2006.1—202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规范 第1部分:进口冷链食品及进口高风险非冷链物品》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进口冷链食品:指从境外输入的需冷藏或冷冻运输储存的食品。
解读:明确指出该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特定温度条件下的进口食品,强调了“需冷藏或冷冻运输储存”这一关键特性。
二、基本要求
1. 应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管理、货物管理、环境消毒等。
解读:此条文强调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保障,避免因管理漏洞导致疫情传播风险。
三、人员管理
1. 所有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及高风险非冷链物品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并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解读:对直接接触相关物品的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通过定期检测与全程接种来降低感染风险,保护个人健康同时也维护公共安全。
四、货物管理
1. 进口冷链食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经过全面消毒处理,并附有消毒证明文件。
解读:此规定旨在通过对货物进行全面消毒来切断病毒可能存在的传播途径,同时要求提供证明文件以便追溯责任主体。
五、环境消毒
1. 对于储存和处理进口冷链食品及高风险非冷链物品的场所,每日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清洁消毒。
解读:频繁且彻底的环境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环境中潜在病原体的数量,从而降低感染几率。同时也提醒相关单位要重视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六、应急处置
1. 发现疑似阳性样本时,立即停止作业并隔离相关人员,同时上报当地疾控中心寻求专业指导。
解读: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反应至关重要。本条款明确了当发现可疑状况时应采取的具体步骤,有助于快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扩大。
以上内容基于《DB3207/T 2006.1—2022》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提炼和阐述,希望对企业和个人在执行该标准过程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