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街道(乡镇)救援队伍在地震应急行动中的职责、组织架构、响应流程、资源调配及行动指南。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街道(乡镇)救援队伍在地震灾害中的应急处置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Actions of Street (Township) Rescue Teams in Earthquake Response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028-2022《街道(乡镇)救援队伍应急行动指南 地震》是一项专门针对基层救援队伍在地震灾害中的行动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强调了救援队伍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要求每个街道或乡镇都应建立一支由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救援队,并明确各成员的具体任务。例如,队长负责整体指挥调度,医疗组负责伤员救治,后勤保障组则需确保物资供应等。这种清晰的责任划分有助于提高救援效率,避免混乱。
其次,在信息收集与传递方面,标准指出救援队应当及时获取地震发生后的最新情况报告,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安全提示。同时,还规定了信息上报流程,即现场指挥官需在第一时间将初步灾情汇报给上级部门,以便统筹调配资源。
再者,关于现场处置措施,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步骤指导。比如,在进入危险区域之前,必须先评估建筑物结构稳定性,防止次生灾害;对于被困人员的营救工作,则需要遵循“先易后难、先重后轻”的原则进行有序展开。此外,还特别强调了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所有队员都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装备,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最后,标准还对后期恢复重建阶段的工作做出了安排。包括协助政府开展受损设施修复、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等内容。这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街道(乡镇)救援队伍应急行动指南 地震》从多个维度为基层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引,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