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高质量团体标准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对北京市范围内高质量团体标准的评价工作。
Title:High-Quality Group Standar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DB11T 2020-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020-2022高质量团体标准评价规范》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团体标准评价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评价的总体原则,即客观、公正、科学。这要求在评价过程中必须依据事实,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标准提出了包括标准内容、实施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一级指标。其中,标准内容又细分为规范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协调性四个二级指标。例如,“规范性”强调标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构完整,表述准确;“先进性”则关注标准是否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或管理方法。
对于实施效果这一指标,标准特别指出要考察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程度和技术水平提升情况。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统计采用该标准的企业数量、产品合格率变化等数据来进行量化评估。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同样至关重要。经济效益主要看标准是否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社会效益则侧重于分析标准对行业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评价的具体流程,包括资料收集、现场核查、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定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比如资料收集时需要涵盖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实施报告等内容;现场核查时需重点关注企业执行标准的实际状况。
最后,标准强调评价结果的应用价值,提出评价报告可以作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行业协会开展工作、企业改进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这样的闭环机制,有助于推动团体标准持续优化升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