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要求、内容、流程及归档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
Title:Regulation for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50-2022《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水利工程中施工资料的管理进行了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根据规程第3.1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管理制度,明确资料管理人员职责,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表明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料管理不仅仅是记录工作的一部分,更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需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规程第4.2条规定,施工资料应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具体而言,在每项工序完成后,施工方应当立即整理相关技术文件、检验报告等资料,确保资料能够反映工程实际进展。同时,对于隐蔽工程,必须在覆盖前完成验收并形成书面记录,以便后续核查。这一规定强调了时效性原则,避免因拖延而导致资料不全或失真。
三、资料的归档与保存
第5.3条指出,施工资料应按照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并采用永久性材料书写或打印,长期保存。这意味着所有重要的施工文档都应当具备耐久性,以防止时间推移造成字迹模糊甚至损毁。此外,还要求建立电子档案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便于检索和备份。
四、资料的审核与交接
依据第6.1条,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所有施工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认其准确无误后方可签字认可。当工程项目竣工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需要办理正式交接手续,包括移交全套完整的技术资料。此举旨在通过多层级把关机制来保证资料质量,减少潜在纠纷风险。
五、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办法
针对一些特殊情形如自然灾害导致部分资料遗失等情况,规程给出了指导意见(见第7.2条)。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查明原因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其次可以尝试利用其他途径搜集补充信息;最后如果确实无法恢复,则需由专业机构出具证明文件作为替代方案。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施工资料管理工作流程,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各参与方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维护良好的工程建设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