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辣椒主要病虫害的识别、预防及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辣椒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Chili Pepper Diseases and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962-2022《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辣椒种植过程中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保障辣椒品质与产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3.1 防治原则
本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辣椒生长周期内,应优先采取各种非化学手段如农业措施、物理方法等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只有当病虫害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才可谨慎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5.1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防止土传病害的重要环节。标准中规定采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拌种的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例如,温汤浸种要求将种子置于55℃左右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期间需不断搅拌确保均匀受热;而药剂拌种则推荐使用多菌灵等广谱杀菌剂按照说明书比例混合后包裹种子晾干备用。这样做可以有效杀灭附着于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原菌,降低苗期发病风险。
6.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作为绿色防控技术之一,在该标准中有明确规定。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捕食蚜虫等害虫,同时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来抑制害螨和鳞翅目幼虫的危害。此外还提倡建立田间释放点,定期投放这些有益生物以维持生态平衡。
7.1 化学防治
尽管提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但在必要情况下仍需合理施用。标准指出不同类型的病害需针对性选用合适的药剂,比如霜霉病可用甲霜灵锰锌防治;对于病毒病,则可通过喷洒宁南霉素增强植株抗性。同时特别强调了轮换用药的重要性,避免单一品种长期连续使用导致抗药性产生。每次用药后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采收果实,确保农产品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8.1 植物检疫
为了防止外地引入的新病虫害扩散蔓延,植物检疫工作被列为重要内容。任何从外地调入的辣椒种苗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产地检疫证明审核,并且到达目的地后还需接受复检。一旦发现检疫对象,应及时采取隔离销毁措施,防止进一步传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全面的技术指导,而且突出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