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玉米关键生长阶段土壤干旱损失评估的技术要求、评估方法和结果表达。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夏玉米种植区域的土壤干旱损失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ssment of Soil Drought Loss at Key Stages of Summer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300-2022《夏玉米关键阶段土壤干旱损失评估技术规范》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为夏玉米生产过程中关键阶段的土壤干旱情况提供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术语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几个核心概念:
- 关键阶段:指夏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最为敏感的时期,通常包括苗期、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
- 土壤干旱:指由于降水量不足或灌溉不及时导致土壤含水量低于作物正常生长所需最低限值的状态。
- 损失评估: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测定干旱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并量化其经济损失。
评估方法与步骤
1. 监测点设置
- 在每个评估区域内至少设立3个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 监测点应覆盖不同类型的土壤质地(如砂土、壤土、黏土)及坡向。
2. 土壤湿度测定
- 使用烘干法或其他经验证的方法定期测量各监测点0-20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
- 当发现某一时段内连续三天以上的日平均土壤相对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时,则判定为发生轻度干旱;若低于55%,则为中度干旱;低于45%,则视为重度干旱。
3. 气象数据收集
- 记录评估期间的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等基本信息。
- 分析这些数据与土壤湿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寻找可能影响干旱发生的气候因素。
4. 产量损失估算
- 根据历史资料建立不同等级干旱条件下夏玉米单产减少百分比的经验公式。
- 结合当年实际受灾面积及预计总产量,计算因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注意事项
- 所有监测工作均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执行,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 对于新出现的土地类型或者特殊地形条件下的地块,应适当调整监测频率和技术参数。
-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寻求解决方案。
此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有效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希望广大农业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各项要求,共同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